具体而言, 在执行git status的时候, git到底做了什么? 目前在网上找到的疑似正确答案: git会调用系统函数lstat来读取文件属性, 从而判断文件的大小和修改时间是否有所改变; 于是, 假设某个文件修改后的大小正好和修改前一致, 然后在保存时又强制使用了和之前相同的修改时间来保存, 那么此时git是感知不到这一文件已经发生改变的。 经过个人测试, 发现确实如此, 所以该答案似乎是对的, 但随之产生一些疑惑, 不妨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: 1, 对一个初始化的空库, 新建文档t1.txt, 执行git status, 此时git能将之识别为未追踪文件. 问: git调用lstat具体读取的是t1.txt的哪一些属性, 从而判断出来t1.txt是一个新文件? 个人猜测是检测创建时间是否等于修改时间, 不知是否正确, 但反正不可能是上述答案中的看文件大小和修改时间是否有变. 2, 将t1.txt暂存, 修改其内容后, 再次git status, 此时git能将之识别为已修改文件. 问: git调用lstat具体读取的是t1.txt的哪一些属性, 从而判断出来t1.txt是一个有新内容的旧文件? 按照上述答案, 读取的是其当前的文件大小与修改时间, 然后就要与它以往的文件大小与修改时间做对比, 看是否有改变. 但是问题来了, t1.txt之前的文件大小与修改时间现在已经被新值覆盖掉了, 那还怎么比对? 最直观的想法肯定是存进了版本里, 但发现起码对于修改时间, index和blob里都是没有的, 所以目前猜测是由操作系统负责保存的? 比如大小与修改时间等文件属性其实都存在一个列表里, 所以git才有历史数值可供比对当前数值是否改变. 3, 将t1.txt改名为t2.txt, 再次git status, 此时git能同时识别到t1.txt的删除与t2.txt的新增. 问: 对前者t1.txt的删除, 这应该是比对了index与工作区的结果, 但对于后者t2.txt的新增, git又是怎么调用lstat识别的? 这回是重命名而非新建文件, 所以它的文件大小与修改日期均是未改变的, 亦即其修改日期现在并不等于创建日期, 那git又是怎么识别它是一个新文件的? 4, 再将t2.txt暂存, 会发现相应blob文件的修改日期变了, 亦即改一次文件名就要重新把相同的内容备份完了覆盖一遍, 这个设计不合理吧, 尤其当文件特别巨大时, 不该是这样才对. 对此该怎么理解? * * * 贴一下复现的测试结果: 文件内容从1改到2, git检测不到.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