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前AI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,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发商开始探索将AI融入游戏角色中,使其更加栩栩如生。近期,索尼通过AI驱动的《地平线:西之绝境》主角Aloy引起了广泛关注,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恐怖谷效应的挑战。尽管AI能够让Aloy与玩家进行语音互动,并表现出相应的面部表情,然而许多玩家却反馈称,Aloy的表情显得过于僵硬,令人感到不自然,无法真正融入对话。与此不同的是,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的AI公司Anuttacon推出的手游《Whispers from the Star》中的女主角Stella,虽然外形受到好评,但“纯聊式”的玩法对社交恐惧症玩家可能造成困扰。 在游戏历史上,NPC(非玩家角色)的智能水平经历了从“人工智障”到智能化的演变。在早期的《超级马里奥》游戏中,NPC仅是无情、无脑、无存在感的“背景道具”,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游戏AI逐渐复杂化,开始涉及到有限状态机与行为树等概念。在《吃豆人》这款经典游戏中,AI通过为幽灵设计独特的行为模式,使得游戏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。 随着游戏的复杂性提升,行为树等AI技术的引入使NPC的行为更加多样化,但也暴露出了AI算法的局限性。例如,行为树虽然较为复杂,但其基本局限在于所有行为都事先设计好,无法应对一些意外情况。随后,AI技术通过结合蒙特卡洛树搜索和深度神经网络等先进算法,使游戏中的AI变得更加智能,能够在与人类玩家对战时展现出强大的实力。 最终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游戏中的AI逐渐从单纯的行为驱动演变成具备“学习”能力的存在,从而让玩家在与AI对战时体验到更加复杂和有趣的互动。
阅读量:267
点赞量:16
收藏量:0